为更好地践行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引导产业企业利用衍生品及相关市场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月13日,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发布公告,委托符合条件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等有关单位开展“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公开征集2023年“产业基地”活动合作单位。
此次征集“产业基地”合作单位共46家,具体包括棉花/棉纱、玻璃/纯碱各6家,PTA/短纤、菜籽油/菜籽粕各5家,硅铁/锰硅4家,白糖、苹果、花生、尿素、甲醇等品种以及综合业务平台各3家,红枣2家。
根据公告,申请“产业基地”活动合作单位应符合以下条件:联合一家期货公司;所在地区应当是相关品种的产业集聚区,有关单位应在产业链内或区域内有较高影响力及示范效应;具有利用衍生品及相关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具备较强的产业服务能力等。符合涵盖期货、期权业务,涵盖同产业链多个品种业务等条件的单位将优先考虑。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基地”是郑商所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力量。从去年“产业基地”建设情况来看,产业企业利用期货衍生品市场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的方式更加灵活,市场高波动情况下期权在库存保值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与此同时,“产业基地”企业通过合作套保、点价、“订单+期货”等形式帮助产业链企业、农户间接参与期货市场,实现预期风险管理目标,“桥梁”示范效应更加彰显。结合去年“产业基地”企业申请情况,郑商所因品施策增加了重点品种企业数量,总量较去年增加15家,并将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更好提升建设质量,组织动员“产业基地”企业面向产业分享风险管理先进经验、深化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做好优秀风险管理案例总结推广等,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部评论
机会情报
- 固态电池催化连连!电池企业盯上低空市场,完美契合eVTOL市场需求
- 六部门部署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关注行业龙头估值修复契机
- 首次实现无人机跨海货运,低空经济蓝图加速落地
- 北京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2027年将实现全栈自主可控
- 海运市场掀起“涨价潮”,上海港、宁波港部分船司出现大柜供应紧俏问题
- 国务院发话!推动头部证券公司做强做优,中信证券、国联证券、东方财富等三类券商望受益
- 碳价突破百元大关,碳资产投资风口有望卷土重来
- 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5月1日起施行,差异化能力民办中职有望脱颖而出
- HBM霸主SK海力士产能版图再扩张,HBM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 无人机项目首次入选智能交通试点,券商预计万亿市场开启